更新时间:2024-08-19 浏览量:
聚焦16个贴近民众生活的执行案件,从权属纠纷、合同纠纷到家庭矛盾等多个方面,近日,电视剧《执行法官》的热播引发了许多观众对“执行法官”这一职业的好奇。不同于审判工作的相对理性客观,执行法官的工作日常,更多是与当事人更直接、鲜活的交手,他们面对的也不只是冰冷的法条,而是更复杂的人性、更多变的现实情况。每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人的人生,要让法律判决从文字上的公正真正成为现实意义上的公正,执行法官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深圳,也有这样一群执行法官,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着自己对公平与正义的信念,在法律正义与人文关怀间寻求着平衡点。
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执行法官的情怀不是“一判了之”
从毕业至今,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实施处副处长肖伟光已经在市中级法院担任了多年执行法官。刚被分配到这个岗位上时,肖伟光感觉自己“不太能接受”,对一个刚从法律系毕业的热血年轻人来说,相较于审判工作,执行工作看起来更像是跑腿,但工作久了肖伟光发现,执行工作特别考验人,“这份工作考验的不仅是对法律的掌握,更是一个法官对人性和社会的判断”。
如果说审判代表了法律的严谨与公正,执行便代表着法律的温度与文明。肖伟光记得,自己曾经处理过一个案件,被执行人拖欠赔款多年未履行,表面证据显示,这名被执行人在拖欠赔款的十几年里还购买了房产。肖伟光找到这名被执行人了解情况,考虑通过变卖房产履行赔款。被执行人在沟通时情绪激动,称自己为了家庭生活艰难,两夫妻每月扣除房贷与基本支出仅剩500元。肖伟光回忆,在被执行人说清自己的情况后,也没有强行将他的房产进行拍卖,而是同时与申请人、被执行人协商,争取在双方之间取得平衡。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被执行人分期还款,免除让家人担忧的困扰,申请人在看到其诚意之后,也接受了这一方案。肖伟光对这个案件印象深刻,执行法官的工作不是非黑即白,更多时候,他们奔走在多方间进行协商,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们的工作要考虑到法律评价,还要考虑到社会评价,考验法官内心的价值判断”。
“把自己当成当事人一样思考”,是执行法官的重要工作准则。日常工作中,肖伟光常处理涉银行贷款与经济纠纷的案件,他有自己的工作原则,“被执行人的权益也是权益,尽量不让被执行人因为一起案件就破产”。在这类案件中,面对一些需要查封的企业,肖伟光会根据现实情况,在申请人同意的情况下采取“活查封”的方式,让企业保留部分生产工具继续经营,“一方面被执行人不至于濒临破产,另一方面也能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除了在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协调外,执行法官还要在多个司法部门之间进行协调。执行工作中最困难的环节,其实是“找人”。肖伟光记得,自己曾经办过一起案子,一路跟随线索摸底被执行人到了山区里,伪装成顾客到被执行人配偶的茶叶店里套话,这之间,便有许多需要和当地司法部门协调合作的地方,非常考验执行法官的个人能力。肖伟光在与当地多部门充分协调后,当地县法院、派出法庭、被执行人户籍地派出所、经常居住地派出所全力协助,在出人、出车、出警用装备支持的同时,还联合对被执行人施压、劝导被执行人及其家属,被执行人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在全额履行义务的同时,向申请执行人真诚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从事执行工作这么多年,肖伟光深深感到,执行法官并不是万能,肖伟光也常常因为被执行人的人生故事而感到无力,但对他来说,只要自己还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就会用心处理每一件案子,全力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家事执行:执的是法 行的是情
在执行工作中,有一块公认难啃的“硬骨头”,那就是婚姻家事执行案件。不同于其他案件,婚姻家事案件的执行标的是未成年人的探视权、抚养权,不仅牵涉到对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保护,更关系着离异家庭父母与子女的情感维系和未来发展,无不考验着承办法官的共情能力与司法智慧。
为破解抚养权、探视权执行难题,实现胜诉权益兑现与修复弥合亲情双赢效果,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专门组建家事案件专项执行工作团队,在执行事务中心成立全市首家家事执行工作室。法官肖丹正是这个工作室的牵头人,在执行局工作4年多的她,在高效执结家事案件纠纷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肖丹向记者谈起了自己曾经办理的一个案子,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了父亲,母亲可以定期探视。因母亲未能见到孩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经协调,父亲答应了配合探视,但每次只让孩子在小区门口和妈妈匆匆见一面。为应对法院,父亲每回还特地请多人在现场围观、拍照以留存证据。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总是刚见到母亲就嚷着要走。母亲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和孩子培养感情。“这样的案件,显然无法通过强制措施来执行。这时候,‘人情’就显得特别重要。”肖丹决定亲自和母亲一起去探视,面对面和父亲、孩子沟通协调。在小区门口,肖丹和当事人沟通了一个多小时,从孩子成长、骨肉亲情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向双方释法说理,劝导各方换位思考,并适当对双方进行情感沟通和心理疏导。
肖丹和当事人进行沟通
“和影视剧不同,现实中的执行法官,每天电话响不停的,不同的当事人有不同的问题等着法官来解答,每个案例都不一样,我们就像医生在根据个案情况对症下药,量身定做相应的执行方案,力求既解‘案结’又解‘心结’。”肖丹提到,执行法官对有些案件的跟进是“没有终点”的,特别是对于尚未执行到位的案件。诸如探视权执行的案件是可以多次立案的,即使之前的案件已经执行完毕。
几年前,她为一个父母离异的中美家庭解决过探视权纠纷问题,调解过程中,肖丹邀请心理咨询师介入,对被执行人进行深度心理疏导,最终平复当事人负面情绪,实现了一场跨越万里的父子间“云探视”。但一次探视并不代表着这个案件的完结,在那之后,这对离异夫妻依然因为探视权争议问题多次找过肖丹。本着司法为民,尽量减轻当事人讼累的宗旨,在案件已执行完毕的情况下,肖丹竭尽所能为他们调处纠纷。现在肖丹的微信里还有一个三人组群聊,以便随时为两位当事人答惑解疑。
“家事案件”,听起来像是一些琐碎日常的纠纷,执行过程中的对抗性其实丝毫不比其他案件弱。在办案过程中,肖丹常常需要应对的是双方当事人互拍桌子,孩子在一旁大哭的场景。面对撕裂的亲情、尖锐的矛盾、无助的孩子,肖丹也偶尔感到力不从心,但她说,“家事执行不可避免面对许多负面情绪,很多时候,执行法官是依靠着对正义与和谐的信念,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坚持下去。”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2018年到南山法院参加工作,执行法官谭勉霖是法院里的年轻力量。他先后在民事审判部门和执行局都有过工作经历,对他来说,来到执行局之后,才深刻感受到执行工作的特殊之处,“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需要法官灵活应对。但最后帮助当事人解决了问题,案子结了,群众的事了了,法官也会因此获得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谈到电视剧《执行法官》,谭勉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剧集开始时的腾退案件,“腾退是最考验执行法官临场应变能力的,从前期与各单位的协调沟通,到针对突发状况的预案,控制现场所有可能的危险因素,还要综合考量执行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整个过程完成之后,还要办理房产交接,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周全。”谭勉霖自己就处理过几次腾退清场案,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很累很难”,但顺利完成之后,看着申请执行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买受人也能顺利拿到房产,所有的疲惫就都烟消云散了。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在谭勉霖看来,执行法官的工作用这句网络热词来形容很贴切,“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困难,真诚沟通,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度会逐步提升,进而就能促进案件的进展”。在今年处理的一宗因公司欠债“跑路”,致使强制执行陷入僵局的案件时,谭勉霖深挖彻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找到了被执行人的30多个次债务人,其中一家公司欠了被执行人700余万元货款,并已打算向被执行人足额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给付义务。在谭勉霖的释法说理下,次债务人将本要付给被执行人的欠款汇至法院账户,申请执行人最终收到了780余万元回款,大大纾解了企业经营压力。而回顾办案过程,谭勉霖感触最深的就是自己与几方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尤其是次债务人,对我们产生信任后,他们自己还主动来支付了第二笔款项”,目前,申请执行人已经收到执行款近千万元。
当事人给谭勉霖送来锦旗
谭勉霖透露,在观看《执行法官》时,他也会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提升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执行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日拱一卒,在一件件执行案件办理中,努力做到如我在诉,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吴灵珊)